为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,打造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河道环境,江阴以河湖治理创新为突破口,全面深化河长制,探索制定“一河一策”治理方案,不断复苏河湖风姿、拓展亲水空间、赓续水乡文化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增强。
昨天清晨,记者顺着休闲步道走进云亭街道沈家浜滨河公园,簇簇鲜花渐次绽放,清澈河水波光粼粼,岸边的垂钓爱好者悠闲自得,不少周边居民在公园散步、赏景。“以前沈家浜的河水又脏又臭,现在经过治理干净多了,河水周围还新建了公园,特别适合一家人饭后来散散步。”云亭街道居民史晓明告诉记者。据了解,沈家浜因流经工业园区,水体受到工业废水污染,曾是远近闻名的“黑臭河”。多年来,云亭街道以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为抓手,大力开展沈家浜河流两岸控源截污、雨污分流改造,通过全线河道疏浚、水系沟通、坡岸绿化等举措,进一步恢复河湖生态原色。考虑到沈家浜周围居民小区较多,该街道将滨河地区打造成集运动休闲、生态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水休闲区,让居民能够更加近距离地亲近水体、亲近自然,共享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果。“我们聘请了第三方保洁单位对河道进行日常管护,同时,村级河长和镇级河长持续加强河道巡查,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,以每月‘红黑榜’的形式开展考核,保障河道长治久洁。”云亭街道农村工作科科长曹锋介绍。
近年来,江阴始终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围绕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方针,以河湖治理为突破口全面复苏江南水乡风姿,出台《江阴市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》和八项配套制度,建立健全市、镇、村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,编制38条重点河道《“一河一策”行动计划》,推动河长制信息化建设,与周边区域建立“联合河长制”,并积极拓展“民间河长”和“企业河长”,目前已实现18个国省考断面连续两年优Ⅲ达标率100%,新一轮69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提升至92.8%,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,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,“江阴锡澄运河特色空间塑造及美丽河湖项目”荣获2022年无锡市第三届“民心工程奖”金奖,一幅幅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画卷正在江阴大地徐徐展开。(赵慧敏 朱彰 张艺文)